地啄木  又名  蟻鴷

學名:Jxnx torquilla chinensis       英文: Wryneck     全長: 17公分

台灣有四種啄木鳥,分別為大赤啄木、綠啄木、地啄木以及小啄木,地啄木屬稀有冬候鳥,其餘均為留鳥。 地啄木,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烏蘇里地方、庫頁島、蒙古北部、中國東北、甘肅、朝鮮等。冬季南遷避寒於華中、華南、海南島及中南半島北部等。在台灣為偶而出現之迷鳥。 在中國東北地方,牠們的生態,多單獨在地面覓食,棲落於低矮的小樹上,頭甚靈活,常成360度旋轉,由此得歪脖之名。因其體色與地面枯草或沙土相似,容易隱蔽,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影 。喜歡吃螞蟻, 所以舌頭可以伸進蟻洞中黏起螞蟻。

今稱地啄木 Jynxtorquilla 的鳥類,古名蛇頭鳥。外雙溪故宮博物院藏清宮鳥譜有一對蛇頭鳥在地上覓食圖,曰:「蛇頭鳥,此鳥棲止多在草地,秋深草長藏匿於中,啄蟲豸而食。其頸長而能轉曲,有似於蛇,故名。秦嶺鳥類志(1972)作歪脖,云:「這鳥常伸展頸部,並向各方扭轉,故俗間又把它叫做歪脖。」

這隻地啄木雖然在台灣度冬了一段時間, 但也讓去拍他的人槓了好幾次龜, 我至少就槓了超過3次, 雖然第一次去就拍到了, 但一直認為沒拍好, 所以又陸續去找了牠好幾次,  中間三次都槓龜沒看到, 最近又去找了牠, 想不到牠卻表現的很乖 , 真的太幸運了, 不過說牠乖也讓我很累, 因為  為了能夠讓牠看起來很有立體感, 所以我必須用和牠相同的角度來拍牠, 只好趴在地上了. 但拍完後卻很高興, 我終於能夠畢業不用補考了, 之前去拍幾乎每張 都被樹枝擋住,  沒有一張乾淨的背景, 這次牠下到地上來可就漂亮多了.   

 

z-3Z7A6887-900.JPG

z-3Z7A7114-900.JPG

z-3Z7A7237-1-900.JPG

z-3Z7A7489-900.JPG

z-3Z7A9629-900.JPG

z1-3Z7A4804-900.JPG

z1-3Z7A5101-900.JPG

z1-3Z7A7689-900.JPG

z-3Z7A0961-900.JPG

z-3Z7A9673-900.JPG

z1-3Z7A7399-900.JPG

z1-3Z7A9723-900.JPG

z-3Z7A6767-90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