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鞭炮炸龍,「」客語發音為「棒」,就是「炸」的意思。
」是客家話,為苗栗地區客家人之傳統元宵節慶活動。苗栗人期望藉「」帶來神靈祥瑞之氣,帶給民眾迎新春納吉財與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這一項屬於客家人的活動,清朝時,自大陸客家原鄉流傳至台灣後,雖然在四、五O年代盛極一時,然而,六O年代以後,卻漸趨沒落。

然後,在過了好幾個十年以後,苗栗地區雖然在年節期間仍偶有旁龍活動在各地默默地進行著,然而當時那種震攝人心的爆竹聲響,卻只能在人們的心裡默默蟄伏著,在客家人的血液裡,默默地流淌著。
   幸而八O年代的苗栗市公所發現了「文化」對於苗栗的重要性與對於客家人的重要性。因此,苗栗市公所自民國88年起,開始積極籌辦屬於苗栗、屬於客家人的「」活動,將這原屬於民間習俗的特殊族群節慶文化,透過文創包裝與策略行銷,時至今日,除了讓「苗栗」四個字,變成了不可分的名詞與成為苗栗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元宵節慶活動之外,並躋身成為「南蜂炮、北天燈、中、東邯鄲」的台灣四大元宵民俗節慶儀典之一。(資料來源: 苗栗市公所)

今年元宵我去了趟苗栗拍火旁龍活動, 人很多很熱鬧, 相對的也很不容易拍,角度容易被擋到,這個活動相當精采, 尤其近距離接觸更是震撼, 可是煙非常多, 炮聲隆隆, 因此我必須準備口罩與耳塞以因應這震撼教育, 活動真的刺激有趣, 今年沒拍好, 所以明年我應該還會再去補考.

  

1 (1).jpg

使用慢速快門追焦攝影方式來達成流動的動感方式~

1 (2).jpg

 

1 (3).jpg

 慢速快門拍攝

1 (11).jpg

 

1 (9)

 

1 (4).jpg

 

1 (6).jpg

 

1 (5).jpg

 

1 (7).jpg

 

1 (8).jpg

 

1 (10).jpg

 

1 (12).jpg

 

1 (13).jpg

 

1 (14).jpg

 

1 (15).JPG

 

1 (1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